01
國社@四川|改革開放40年 再訪“農村改革第一鄉”
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,四川省廣漢市向陽鎮的改革開放陳列館迎來一批批參觀者。1980年4月,向陽人正式取下“人民公社”的牌子,恢復“向陽鄉人民政府”建制,拉開了農村改革的序幕,被譽為“農村改革第一鄉”。
改革開放40年來,靠著當年敢闖敢試的精神,向陽人抓住一次次機遇,糧食產量迅速增加,民營企業蓬勃發展。如今這里進行著城鄉融合發展綜合改革的試驗,先后被評為全國重點鎮、國家生態鄉鎮和國家衛生鎮。
如今,向陽鎮成為成都周邊一顆“明珠”:全鎮有各類企業300余家,形成高端造紙、食品生產、電氣設備制造等支柱產業。2017年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85.5億元。由于就業崗位較為充足,企業務工收入成為當地群眾的重要收入來源,2017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3065元。
1980年4月,向陽人正式取下“人民公社”的牌子,恢復“向陽鄉人民政府”建制(資料照片,廣漢市提供)。新華社發
11月27日,幾名參觀者在向陽鎮的改革開放陳列館參觀。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
11月26日,幾名向陽鎮居民走出向陽鎮政府。1986年,向陽撤鄉換鎮。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
向陽鎮處在成都第二繞城高速以內,西成高鐵、成蘭高鐵、寶成鐵路、108國道(川陜公路)、京昆高速公路成綿段穿鎮而過,區位優勢突出。這是一列高鐵行駛在西成高鐵上(11月27日無人機拍攝)。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
10月29日,青白江邊向陽鎮段,一座彩虹橋飛架而過。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
11月26日,在位于向陽鎮的四川漢舟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里,幾名工人在制作配電設備。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
5月18日,在向陽鎮,村民在規?;男←湻N植基地上回收秸稈。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
這是向陽鎮的四川友邦紙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生活用紙(11月27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
11月26日,在向陽鎮雙柏村,村民在羊肚菌種植基地松土。向陽鎮已經由傳統農業向農業產業化、規?;同F代化方向發展。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
11月27日,在向陽鎮四川米老頭食品工業集團有限公司,兩名工人在蛋糕烘焙車間流水線上作業。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
這是向陽鎮張化村和瓦店村安置小區一角(11月27日無人機拍攝)。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
11月26日,幾名當地群眾在青白江向陽鎮段河邊喝茶享受冬日暖陽。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
11月26日,群眾在向陽鎮美食文化廣場休閑運動。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
11月26日,來自成都的幾名顧客在向陽鎮的一家火鍋店品嘗鮮毛肚。向陽鎮依托轄區內的肉牛交易和屠宰,供應了全成都1/3的毛肚牛雜和2/3的牛肉。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
來源:新華網
推薦新聞